近日,节卡机器人宣布完成D轮融资交割,本轮融资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达到了10亿,消息一出,震惊了整个协作机器人领域。
节卡机器人CEO李明洋先生表示:“本次融资是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里程碑事件,是对以节卡机器人为代表的协作机器人行业的一次认可。我们相信协作机器人会更多地走入到工业和各类新兴业态中。”
随着工业4.0的提出和国家智能制造2025发展规划的颁布,中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而工业机器人在实现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的过程中的角色,将变得愈发重要,这也给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协作机器人带来发展机遇。在机器人市场渗透率逐年提高的背景下,能够准确完成复杂、重复任务的协作机器人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对中国工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机器人行业累计融资金额在120亿元左右,而协作机器人领域的融资金额就高达40亿元左右,足可见资本市场对其的认可,协作机器人已然成为了机器人行业最炙手可热的细分领域。
以节卡为代表的协作机器人企业,遨博、艾利特、大族、越疆科技、非夕科技、思灵和珞石等在近几年均完成了超亿元的大额融资。下面让我们和小编一起来看一看这些企业的融资概况。
一、节卡宣布完成D轮融资交割约10亿元
近日,节卡机器人完成D轮融资交割,成为协作机器人领域融资轮次最多且融资规模最大的企业。本轮融资由淡马锡、淡明(TruelightCapital)、软银愿景基金二期以及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风投基金Prosperity7Ventures联合领投,战略投资机构跟投,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0亿元。
二、艾利特拿下数亿元C1轮融资
艾利特机器人已于今年1月份完成数亿元C1轮融资。该轮融资由达晨财智和尚珹投资联合领投,坤言资本跟投,深蓝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这是艾利特机器人继2021年9月,宣布由中金甲子领投B2轮融资后不到半年的再次融资。本次融资后,艾利特机器人将继续加速全球生态布局,拉升产品力。
三、大族机器人完成B+轮增资,融资总额近2亿元
2022年至今,大族机器人在产品创新及海内外应用落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聚焦新形势下的各类需求,大族机器人积极谋变,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市场优势进一步跨越式的发展获得了投资者的持续认可。2021年年底,大族机器人完成B+轮增资,融资总额近2亿元。该轮增资由粤财基金、锲镂投资、无锡新投等参与。这是继2020年9月及2021年6月大族机器人获1.65亿元A轮融资和3.95亿元B轮融资后,再度获得投资者青睐。
四、越疆科技已完成3.2亿元新一轮融资
2020年初,世界领先的智能机械臂领导者越疆科技获得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1600万资金支持,到2021年越疆科技已完成3.2亿元新一轮融资,定义协作机器人新品类。由中金资本领投,中车资本、温氏资本、招商局资本、云晖资本、势能资本以及老股东跟投,势能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五、珞石机器人完成4亿战略轮融资,新希望领投
2022年2月,新一代智能机器人专家珞石机器人宣布完成由新希望集团领投的4亿元战略轮融资,用于智能化产业升级场景。此次融资将助力珞石机器人向世界领先的全系列标准化机器人企业加速迈进。
六、思灵机器人完成3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2022年4月,思灵机器人完成3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工业富联领投。2021年9月,思灵机器人(AGILEROBOTS)宣布完成2.2亿美金C轮融资,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跟投的财务投资人包括阿布扎比皇室集团(Chimera)、高瓴创投、红杉中国、线性资本等(按照字母顺序),产业投资人包括小米集团、工业富联、满得投资等。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产品研发、规模化量产和全球销售业务拓展。
2021年1月,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思灵机器人(AGILEROBOTS)宣布完成B轮融资。据悉,思灵机器人曾于2020年4月公布完成C资本领投的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此前还曾获得高瓴创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线性资本的多轮投资以及医疗产业投资人天智航的战略投资),在2020年内总融资额超1.3亿美金,成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融资总额最高的智能机器人公司,同时也是全球估值最高的智能机器人公司,成为全球智能机器人领域估值最高的独角兽。
七、非夕科技宣布完成近亿美元B+轮融资
2022年6月,通用智能机器人公司非夕科技完成近亿美元B+轮融资。在2020年12月,非夕科技就已宣布完成超1亿美金B轮融资,主要投资方包括美团、珠江集团、新希望集团、制造业关联私募Longwood、云锋基金、招商局资本,以及原有投资方高榕资本与金沙江创投。该轮融资使非夕成为全球通用机器人领域单轮融资总额最高的公司。
八、遨博智能获得6000万A轮融资,复星集团投资
2017年,移动机器人公司遨博智能获得6000万A轮融资,复星集团投资。
作为遨博智能的A轮投资方,复星创富总裁张良森认为,机器代人的好处,不仅在于成本优势,通过尽量多的采用机器人,生产产品可以实现更高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不负期待奔赴未来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许多复杂生产工作需要人机协作来共同完成,而传统工业机器人因体形大、安全性和灵活性较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协作机器人凭借安全、灵活、易用等诸多优势,可以弥补传统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成为未来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
协作机器人作为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系轻量化设计,结构相对简单,整个机器人的刚性不足,所以协作机器人负载一般都是比传统工业机器人低,工作范围只与人的手臂差不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市场巨大,几乎70%的公司都属于中小企业市场。一些低成本的即插即用机器人工具将非常适合这些公司的生产流程,因此协作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了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工业制造领域,近年来协作机器人还飞速向着“非工业”的应用场景延伸。餐饮、医疗健康、教育、新零售等非工业场景,成为了协作机器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非工业领域已成为协作机器人应用的海蓝市场,各种各样的细分领域随着需求的多元化而层出不穷,由此极大的拓展了协作机器人的成长空间,不少业内专家认为,协作机器人将会成为机器赋能制造的新宠儿。
但是,从优傲机器人推出的第一款协作机器人UR5算起,发展13年的协作机器人仍然没有长成一个规模足够庞大的产业。粗略对比其他行业的产值,2021年中国汽车的出货量达到了2627.5万辆,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13.5亿台。2021年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总出货量为26.6万台,协作机器人去年全年的销量仅为1.65万台。所以,从数据和实际应用来看,协作机器人还远远没有达到一个通用型智能产品的程度。协作机器人面临人才缺乏、零部件压力大、产品定位困难和成本压力大等挑战。
前沿发展趋势
在当前协作机器人面临挑战的背景下,高度智能是对新一代协作机器人的重大共性技术需求。当前协作机器人应用面越来越广,在复杂作业能力、自适应可重构的装配能力、对非结构化环境的感知能力,以及与人协作能力方面需要更加智能化。
协作机器人应用于在商业服务市场,主要挑战包括自然交互、人机安全、环境适应、复杂灵巧作业等方面,智能化是应对挑战的可行技术途径。协作机器人工作于复杂、严苛的工业环境,需要更为智能化的环境感知和适应能力、人机协同作业能力和异常处理能力。先进的认知算法是实现协作机器人高度智能的主要手段。未来应该深入研究面向复杂环境与复杂任务的自主控制,辨识协作机器人的动力学行为和智能操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规律,实现协作机器人灵巧作业与自主控制。
感知是协作机器人与人、协作机器人与环境、以及协作机器人之间进行交互的基础。就感知技术而言,除了多传感信息融合之外,协作机器人越发呈现出与脑神经科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网络大数据技术等深度交叉融合的态势。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为主动感知与自然交互理论及方法,更多传感器的加入,使协作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指令(通过声音、手势、图形)。基于对复杂动态环境下知识的主动获取、学习与推理方法、视觉认知与基于动态环境的主动行为意图理解与预测理论、协作机器人的自主学习与机器人知识增殖方法、以及多模态人机协作的态势感知与自然交互方法的研究,实现协作机器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意图理解、信息交流,以及自然和谐的情感交互。
结语
目前,全球机器人领域相关创新机构与科技企业正在围绕人工智能、人机协作、多技术融合等领域不断探索,我国机器人领域核心共性技术与智能化水平也正在快速提升,本体研发、系统集成、关键零部件生产也得到充分了发展。此次节卡10亿元融资便是我国协作机器人产业不断迈向高水平的体现,未来协作机器人领域又将掀起怎样的融资热?我们不妨边走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