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遇冷的2022年上半年,节卡机器人完成10亿融资的消息无疑对机器人行业而言是一针强有效的强心剂。完成本次D轮融资后,节卡机器人也成为协作机器人领域已公布融资轮次最多且融资规模最大的企业。
除开10亿这个大金额的投资,在资方名单中,我们不多见地看到了国外明星基金的身影:淡马锡、淡明(TruelightCapital)、软银愿景基金二期、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风投基金Prosperity7Ventures。
外资在这个时间段进场,是否意味着协作机器人的商业模式正在全球得到进一步认可?获得这些国外大资本认可的节卡机器人到底有着哪些优势?其核心竞争力是否具有持续性?
机器人大讲堂重点针对市场、技术、两个维度对节卡机器人进行了深入剖析,试图寻找到国外资本所认可的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预期与占有率稳步提升
要判断一家企业当前经营状况与未来发展可能性,企业当前对于市场的开拓成绩以及占有率情况是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看出企业团队对于市场的把控力度。
目标与达成率就是评判企业团队实力的综合标准,从销售台数来看,节卡机器人2020年公开的出货量超3000台,在2021年年中公布“全年冲5000台”的出货量目标,结果最终公布的实际销量达到超6000台。据了解,节卡机器人今年定下超万台目标,而在2022年上半年,节卡机器人公布的销量同比则上升已超200%。
从业务占比来看,根据节卡机器人公布的2020年和2021年市场情况可以看到,节卡机器人销售的产品中,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持续增长,2021年2月1日,节卡机器人日本技术中心在日本东京正式挂牌成立,目前已发展了20人的团队。在全球协作机器人领域,节卡机器人目前的市场销售额都已经处于领军地位并有逐步稳固趋势。
在与市场需求量对应的生产端、供应端和产品端上,节卡机器人建立了2个重点研发中心,5大研发和生产基地,分布在上海、常州、深圳、天津和日本名古屋,通过管理创新、流程优化,节卡机器人年产能可达5万台,并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产能。
从应用行业来看,3C和汽车这两大行业一直是节卡机器人开疆拓土的“主战场”。节卡机器人与3C电子行业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在传统工业机器人为主导的汽车行业,节卡机器人除了成功获取到丰田汽车这一大客户,还成为本田、大众、上汽等汽车企业的协作机器人供应商,展现出了非常强的市场拓展与头部客户获取能力。
而在新业态市场上,节卡机器人也保持了具有创新性的开拓能力。一般而言机器人目前容易深入的主要是11大市场,而节卡机器人的场景则还延展到了除此之外的50多个细分市场,尤其在新零售等新市场、新应用开拓上,节卡机器人凭借JAKAMiniCobo商用协作机器人的优势,表现出了强大的跨场景能力。
一群工程师与机器人学者联合创立了节卡机器人后,八年来从初期十几人的团队,发展至今已有500多人的队伍;节卡机器人从一张图纸,到获得数个千万级大单,产品的稳定性能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成功获得客户信任,市场也给出了良好的反馈。
对于协作机器人行业,全球的市场预期不断提高,在资本的助推下更多协作机器人企业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分析公司TechNavio统计发现,从2015年到2020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了约增长十倍,整体市值从2014年的9500万美元涨到约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50%。
而从2015年到2020年,节卡机器人作为协作机器人代表企业,一直受到资本关注。自2015年节卡机器人获得1500万元A轮融资开始,2018年获得6000万元的A+轮融资,2019年获得亿元级别的B轮融资,到2021年上半年,节卡机器人连续完成超3亿元的C轮融资和C+轮融资。可以发现协作机器人市值扩大的过程中,节卡机器人一直都是资本的宠儿。
当然,全球对于协作机器人的预期仍然在不断提高,BlueWeave咨询公司认为,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在2021年达到7亿6200万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39亿9810万美元,以26.9%的复合年增长率成长。而巴克莱银行则预测,到2025年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15亿美元,销量达到70万台。
那么我们会很容易判断,占据市场头部地位、有着更强产业链优势以及应用案例经验的企业无疑更容易在市场增长中突破瓶颈并获得更多。
资本对于节卡机器人企业发展的预期也精准性对冲了行业波动的不确定性,让节卡依旧成为海内外资本关注和青睐的对象。
▍下行压力中的技术护城河
考虑市场的黑天鹅也必然将成为2020年以后许多企业决策的依据之一。2022年面对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下行压力,节卡机器人保持了良好的研发节奏,积蓄了更多前进能量。
机器人行业是一个高技术行业,正如许多专家提到,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容易走捷径的时间,企业低价快速扩张换市场的打法正在远离。在资本与市场不确定性加强的情况下,深挖核心技术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路径,机会更多留给了勇于探索、勇于突破的企业。
前段时间立德智库联合节卡机器人等企业费时2年完成的《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报告》在全网公开发布,报告中针对全球协作机器人专利与标准、全球协作机器人标准认证体系、全球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协作机器人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都进行了详细展开分析,该报告的内容和数据也被全球过百家媒体转载摘录,影响力不断发酵。
在报告中,作为行业头部企业的节卡机器人被选取为标杆案例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在战略上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建立了两个研究实验室后,节卡机器人对于技术有了更精准的前瞻性研判,在机构、材料、驱动、传感、控制与仿生等许多基础前沿技术上已经具有典型性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2021年,我国进一步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节卡机器人无疑走在了行业前列。
这些技术体现在专利和认证上,则表现为节卡机器人拥有40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和30多项机器人核心认证项核心专利,技术包括产品开发、应用开发技术、应用数据库等,再细分看则覆盖了机器人本体、运动控制、伺服驱动、视觉防护、力控保护。
在前不久,节卡机器人刚刚获得了MTBF(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80000小时认证,再次刷新行业纪录,其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无疑得到行业权威机构认可。从20000小时到30000小时,再到50000小时乃至于80000小时,是节卡机器人朝着追求“更好”,一步步探索并领跑行业的明证。
在协作机器人的多条技术体系中,节卡机器人通过多元技术开发和创新方案拓展,在过去8年陆续开拓了3个行业首创技术,积累了9个核心技术、6个核心算法和十个应用场景,在无线示教、图形化编程、视觉安全防护等技术路线上实现领先,更是在人机安全、快速智能编程、智能决策、牵引示教、多模态传感等领域的研发卓有成效。
正是基于这种对技术路径的原创性积累与创新,在机器人软硬件方面节卡机器人的技术能够不断延伸和演变。例如在2022年节卡机器人产品已经具有一体化、模块化、快速迭代的特点,而在软件方面则成功积累了本体算法、应用算法和OTA云端系统。而后在这些软硬件路径上,节卡机器人延伸出牵引示教与遥操作、轻量化与柔顺性一体化模块、高品质运动控制等面向未来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在感知、决策、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智能前沿作业技术预研。
从技术到具体产品创新背后不仅仅是某项技术的突破,同样是企业原创力、主导力、吸引力、控制力、组织力的体现。如今在新零售、新医疗等许多场景中,对于协作机器人提出了更柔性、更智能的要求,节卡在协作机器人的路径上不断探索后,产品也成功向多维升级的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在节卡的Pro系列产品中,不仅具备IP68的特性,更能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体现出了从单一感知向全域感知提升,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升级的可能性。
基于这些基础技术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节卡机器人的技术框架体系基本全面成型,并依托产学研模式后续将快速形成技术领先优势以及产品护城河。有着技术托底,保证了节卡机器人在当前协作机器人应用结构单一、对外关联度尚且不高的情况下,依然展现出强有力的发展可能性,同时在产业落地上蓬勃展开、成果显著。
截止目前,节卡机器人构建了六个主要系列协作机器人矩阵,能够初步覆盖不同技术需求的场景,并在搬运、码垛、检测、涂胶、抛光打磨、焊接等一般性场景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加速全球生产力变革和生产模式的重构。
▍结语与未来
在IFR的报告中,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被分为以下几类:装配,拾取和放置,材料处理,包装,质量测试,机器管理,胶合和焊接等。其中因为汽车,电气和电气,采矿,医疗等各个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物料搬运子细分市场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充。
但站在全球视角来看,当前的机器人行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只是由于二战后的战争技术积累已经到了尾巴,后续关键性技术的突破较慢,导致在许多场景中我们还没有看到协作机器人大规模落地的可能性。
不可否认,全球新一轮的机器人等高科技竞赛其实早已经开启。例如美国政府的独立机构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投资在近两年有着明显增加,核心目的就是帮助提升协作机器人等新技术,而国内如上交大、中科院沈自所、哈工大、北理工,西安交大等众多的科研机构机器人研究所及企业都在加紧对协作机器人全新理论的样机及产品的开发。《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技术发展报告》显示,随着受关注度及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也在加速当中,应用方面许多实验室和集成企业正在利用协作机器人进行各领域的探索。
协作机器人只是诸多机器人关键技术所融合而诞生的一种全新形态,协作机器人企业在感知、决策、控制以及云端、协同等部分的技术积累,其实有着非常多的成果转化空间。协作机器人不仅能够为目前许多场景实现自动化,也展现出了走进生活服务场景的发展趋势。
我们相信在进一步推进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密切结合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生物材料、仿生学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机器人主动感知、认知学习、柔性操控等方向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的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后,协作机器人未来会诞生出更多的可能性,也更容易成长出世界级企业,而能够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市场与技术的头部企业,未来会不断形成独特优势并以更为卓越的场景呈现。